中新网湘西6月29日电 (邓霞 刘曼)在湖南十八洞村苗绣品展厅里,琳琅满目的苗绣服装、苗绣团扇、苗绣首饰等手工艺品,让马来西亚《亚洲时报》媒体顾问江雪鸿很是惊艳,忍不住入手了一把精巧的苗绣花扇和一副带苗绣元素的耳环。
“用民族和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,设计生产特色文创手工艺品,既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,又能让乡村传统手工技艺传下去、活起来。”江雪鸿表示,十八洞村的所见所闻,让她对中国精准扶贫、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最真实、最接地气的感受,会通过报道将这种“中国智慧”传播出去,让更多的人了解它、学习它。
6月29日,正在湖南参加“乡村振兴看湖南”——2023行走中国·海外华文媒体高层湖南行活动19国华媒代表,来到位于武陵山腹地的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,探寻中国“精准扶贫”首倡地脱贫致富的“密码”。
“十年前的十八洞村,是一个穷得让人心痛的地方。村里耕地少,老百姓收入难;人才少又留不住;没有产业,村集体经济为零。”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施金通介绍,2013年,“实事求是、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、精准扶贫”理念的提出,给十八洞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、沥青路,村内房屋修缮一新,水、电、通讯、银行、邮局等设施应有尽有。
产业发展更是“精准扶贫”的重中之重。目前,十八洞村已形成乡村游、猕猴桃、劳务输出、山泉水等“旅游+”产业体系,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88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23505元;村集体经济从过去的空白增长至380万元。
沿着整齐的青石板路,华媒代表一行来到“石大姐”石拔哑家中,这里已成为游客必到的“打卡地”。身着苗族服饰的“石大姐”热情地和大家握手、合影。“每天都有这么多客人来村里,日子过得很开心!”满脸笑容的石拔哑如今是村里的“特约接待员”,每月都能从旅游公司领到固定工资,自家熏制的腊肉等农副产品也能通过村里的邮局销往各地,“吃喝不愁,有钱用呢”。
十八洞村是纯苗族聚居区,在这里,苗绣不仅是苗族服装的主要装饰手段,还是苗族历史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,更是当地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。2014年,十八洞村退休老支书石顺莲牵头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合作社,按照“公司+合作社+绣娘”的模式,让50余名留守妇女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苗绣品展厅里,几位妇女一边绣着苗绣,一边轻语聊天,颇为惬意。“我们发展十八洞苗绣,就是为了给当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,让她们在家里也能实现创收。”花垣十八洞苗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桃介绍说,通过培训,留守妇女们掌握了苗绣非遗技艺后,每月在家就能增收1200元至5000元左右,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。
看到家乡的发展变化,年轻人也纷纷回来了。2019年,大学毕业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,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乡村生活,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;并定期在网络上开直播,帮助村民卖蜂蜜、腊肉、辣椒等农产品。
“下一步,我们要抓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,打造红色、绿色、古色‘三色’乡村产业。”对于未来,施金通充满着期待。他说,十八洞村是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,要通过研学交流、打造红色旅游线路,讲好红色故事;十八洞村有高山、峡谷、瀑布、溶洞等自然资源,要通过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,用好绿色资源;十八洞村还是苗族聚集区,民族文化浓厚,要进一步推进文旅融合,“绣”好古色文化。
“中国的精准扶贫政策落到了实处,接续推进的乡村振兴也很有成效,看到老百姓脸上洋溢着的笑容,就能感受到他们那种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”参观完位于十八洞村的“精准扶贫陈列馆”,加拿大视传媒总编辑朱枫杰表示,此次湖南之行已走访了好几个乡村,每个村的面貌都不一样,但不论是文旅赋能,还是产业发展,都很有特色,很有成效,很值得对外宣传推介。(完)